如題
颱風眼的氣壓
不是颱風中心的氣壓
eakfix">
因為颱風本身就是低氣壓,所以颱風眼的氣壓必然為低
在熱帶海洋的海面上,當海水受太陽照射,氣溫逐漸升高,而容易蒸發為溫度高、溼度高的水氣,散佈到空氣中。熱空氣上升以後,四周的冷空氣便向這個空間填補,然後,冷空氣又因太陽照射變成熱空氣,再度向上升高。如此循環不已的結果,就形成了一個「熱帶低氣壓」。低氣壓形成後,四周的高氣壓網低氣壓流動,便如此形成了風,接著再與季風、信風相遇,產生一個猛烈的的旋渦,再加上地球的自轉,低氣壓就形成一個熱帶風暴。
風眼(英語:eye of storm),或稱颱風眼,是位於熱帶氣旋中心天氣十分穩定的地帶。風暴的風眼大致為一圓狀範圍,直徑通常介於30–65公里(20–40英里)間。風眼周圍環繞著眼牆(或稱眼壁),即一環狀的強烈雷暴,是氣旋中氣候最為惡劣的地帶。風眼是氣旋中氣壓最低的部分,可較風暴外的常壓低出15%。
在強烈熱帶氣旋中,風眼處雲淡風輕,四面八方則環繞以劇烈勻稱的眼牆。在較微弱的熱帶氣旋中,風眼的界線較為模糊,並可被中心密集雲區(高厚雲層地帶,在衛星地圖中顯示為亮區)覆蓋。程度較弱或組織紊亂的風暴亦可能擁有眼牆,但無法完整包圍風眼,或者風眼內會發生豪雨。風眼是各種風暴內氣壓最低的地區,其中又以海平面處之氣壓最低。
颱風眼氣壓比周圍低很多,而且氣壓越低,颱風強度越強。因為氣流快速旋轉產生強大離心力,所以颱風眼內一片寧靜,沒有暴風雨,夜晚甚至能見到天上的星星。颱風強度減弱時,颱風眼就逐漸模糊,因此,從颱風眼的變化可以察覺颱風強度的改變。
參考資料
自己淺見+網路資料整理